菲律宾凤凰平台官方网站
新闻动态 你的位置:菲律宾凤凰平台官方网站 > 新闻动态 >

热搜爆了,李嘉诚的大消息!但留给他做选择的时间,却不多了

发布日期:2025-04-15 04:48    点击次数:119

Hi, 您好,我是观象知远!

昨天,“李嘉诚要卖港口,官方转发莫天真 勿糊涂” 这个话题突然冲到热搜榜前列,距离他与美国贝莱德财团签署港口交易最终协议的“大限”(4月2日)还剩两周。

李嘉诚是继续保持沉默,还是主动终止交易,大家都在等待,但留给他做选择的时间已经不多了。

原本被市场视为李嘉诚的“高光套现”,在最近一周情况急转直下,舆论出现了翻天覆地的变化,从最开始的异常安静,到大公报连发两篇锐评,再到港澳办转发《莫天真 勿糊涂》。

所有信号都指向一个结论:这场交易早已超越商业范畴,成为检验资本良知与立场的试金石,他必须做一个选择。

一、苦口婆心的劝诫,希望他能听懂

港澳办与大公报的罕见联动,像极了家长对误入歧途孩子的谆谆告诫。

展开剩余83%

从《莫天真 勿糊涂》到《伟大的企业家都是铮铮爱国者》,文章中用霍英东抗美援朝时突破重围运送物资、曹光彪顶着西方制裁投资芯片、任正非拒绝白宫收购邀约等案例,为李嘉诚划出了一条清晰的红线:商人可以逐利,但绝不能在国家核心利益上装糊涂。

这两篇文章看似温和,实则字字千钧。

当《大公报》提出"跪着挣钱,还是站着生存",当港澳办强调"跨国资本运作需三思大义"时,其实是在给李嘉诚铺台阶,只要及时回头,国家不会坐视不管。这种劝诫背后,既有对老一辈港商爱国传统的追忆,更暗含对当前国际形势的清醒认知:在中美全面对抗的今天,任何涉及战略资产的交易都不可能"纯属商业行为”。

二、主动终止交易,是上策

家长从来没有自家的孩子吃过亏,这个道理李嘉诚应该懂。

根据协议,如果李嘉诚家族主动取消和终止这次的交易,需要支付给贝莱德一笔违约金。虽然具体赔偿数额没有公开,但对比美国控制运河后我国每年可能增加的10亿元通行成本,以及中资企业被迫绕行其他航线的供应链风险,这笔钱不过是九牛一毛。

更何况,我国完全可以通过政策支持,比如税收优惠、港口运营补贴,帮助李嘉诚旗下集团弥补损失,就像当年力挺华为一样。

李嘉诚若此时主动终止交易,不仅能避免背负骂名,还能借势重塑商业版图,比如将资金投入“新丝绸之路”沿线港口或北极航道开发,既符合国家战略,又抢占未来赛道,这是上策。

三、继续保持沉默,是下策

如果李嘉诚继续选择沉默,想完成这笔交易,等待他的可能是暴风骤雨。

自3月9日大公报发文以来,长和集团暂时没有任何表态,但股价在几天之内已经暴跌6.38%,而同期港股大盘上涨2%,大家已经用真金白银投出了他们的不信任票。

尽管长和集团已与贝莱德签署原则性协议,但距离4月2日协议完成还有半个月,最终交割至少还有145天谈判期,还需通过欧盟、美国等12个司法辖区的反垄断审核。对我国而言,这145天是绝地反击的窗口期,有好几张牌可以让这笔交易终止。

第一张牌:法律狙击。根据《反外国制裁法》,若我国认定这笔交易威胁国安利益,可直接将贝莱德列入“实体清单”,禁止中资机构参与融资和交易。更关键的是,巴拿马政府至今未批准交易,而中国是巴拿马运河第二大用户,完全可以通过外交渠道施压,要求巴方以“主权审核”叫停交易。

第二张牌:中资企业参与竞标。中远海运、招商局等国企完全有实力参与竞购,与贝莱德公平竞争。中资企业接受,对大家都是更好的一个选择。

第三张牌:数据防火墙。和记港口移交的不仅是硬件,还包括智能码头系统、全球物流数据,这些数字化资产一旦被美国掌控,我国货船航线、供应链动态将彻底透明化。我国可以援引《网络安全法》,要求港口数据不得出境,迫使交易缩水。

第四张牌:民间情绪。 长和股价的暴跌已显示市场信心动摇。若交易最终成行,李嘉诚旗下屈臣氏、和记黄埔等品牌可能遭遇消费者的抗拒,就像当年韩国乐天因“萨德事件”退出大陆市场一样。网友那句“商人只逐利”的批评,会从口水升级为真金白银的损失。

四、阻止这场交易,是为中美博弈守住底线

有人说:“不过卖几个港口,何必上纲上线?”此言大错特错!此交易一旦放行,将引发灾难性连锁反应:

全球港口“美国化”多米诺骨牌。贝莱德收购后将控制全球10.4%的集装箱吞吐量,成为第三大港口运营商。更可怕的是,美国可以复制此模式施压希腊比雷埃夫斯港、马来西亚皇京港等中资项目,此例一开,我国贸易的海外支点将逐个沦陷。

海运命脉被掐断。美国若在巴拿马运河对我国货船加收10倍过路费,或优先放行盟友船只,我国外贸成本将暴涨。以2024年数据测算,仅延迟一周通行,贸易损失就超百亿美元。

海外资本集体“叛逃”。若李嘉诚因“华人身份”被迫贱卖资产的消息坐实,所有中资企业都将成为美国狙击目标。届时,华为、 TikTok的遭遇将在港口、能源、通信领域轮番重演,形成系统性恐慌。

所以,如果我们放行了这笔交易,等于默认美国有权力以“国安利益”为名,肆意劫掠我国海外资产,这比贸易战更致命,因为它摧毁的是规则底线。

李嘉诚的“终极考题”

97岁的李嘉诚,一生经历了香港回归、金融危机、全球化浪潮,但这次的选择或许是最艰难的。一边是190亿美元的真金白银,另一边是14亿人的家国大义。一边是美国资本的游戏规则,另一边是我国市场的未来红利。

4月2日前的最后两周,是他拨乱反正的关键窗口。主动取消交易固然要付出代价,但相比国家利益受损、个人历史定位崩塌的后果,这点代价微不足道。

国家就像一个大家长,给迷途的孩子留足了体面退出的空间。而李嘉诚的选择,将定义这个时代的资本伦理,是要继续选择做“无国界商人”,还是成为“有担当的华人企业家”?

作为华人首富,他是算账的顶级高手,主动权还在他手里。不论如何,留给李嘉诚思考的时间不多了,他究竟会做出哪种选择,让我们拭目以待。

对此,您怎么看?

发布于:上海市

上一篇:没有了
下一篇:没有了